避雨棚

时间:2023-11-0283

904f7cf70179dbd2f2d85b52f9473ada.jpg

避雨棚是指在多雨的夏秋季节,利用塑料薄膜等覆盖材料,覆盖在大棚顶部,借以改善棚内小气候,使作物免遭雨水直接淋袭的一种栽培方式。利用避雨棚可以实现避雨栽培,避免夏季暴雨对蔬菜等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。

避雨棚的形式及结构特点

避雨棚,也叫防雨棚,可分为大棚与小棚两种形式。不管哪种形式的避雨棚,都注意在棚的顶部应有一定坡度,以免雨后顶部积水;农膜以早春大棚用过一段时间的聚乙烯旧膜较为理想,若采用新棚膜,可用细砂纸轻微打磨一次,以增强灰尘的附着力,或在覆盖后涂以石灰乳,目的在于降低新膜的透光率;棚膜通常只盖棚顶至两肩部,离四周地面0.8~1m,以利于自然通风。另外,棚四周挖好排水沟,沟宽1m,深0.4m左右,并与田间排水干沟相通,以确保大雨过后,水不流入棚内。

大棚的棚宽一般为6~8m,棚高为3~3.2m。在棚的肩部以上覆膜,膜宽7m,呈弧形覆盖。大棚形式的优点是遮雨面积大,比较安全,是避雨栽培的主要形式。

小棚是南方农村最常见的避雨形式。投资较少,简单易行。可以就地取材,用竹木搭建,在篱架支柱上设毛竹横梁,再将弯成拱形的竹片与横梁相连,构成避雨棚框,其基部水平宽度为14~16m。利用轻型钢管预制拱形避雨棚框也很经济实惠,现已有商品避雨棚框出售。

避雨棚栽培的主要性能

避雨棚可以改善棚内光照、温度、湿度等小气候环境。避雨棚具有明显的降温效果,在避雨棚内上部温度比外界略高,但下部靠近植株范围内温度则比外界低2~3℃,10m地温比棚外低4~5℃。棚内空气相对湿度较为稳定,受降雨影响较小,棚外湿度在连续阴雨天后长达十几天仍高达90%以上,连续晴天时仅为51%;而棚内空气相对湿度相差不大,阴雨天为90%左右,晴天时也接近80%。

上一篇:避雨棚下一篇:避雨棚